(二)角智活动
角智与竞技有同有异,二者都要赛出胜负,这是其同。但前者偏重于智力的角逐,后者则偏重于技巧的较量,此又其异。魏晋南北朝时角智的娱乐活动有围棋、象戏、四维、猜谜等。
1。围棋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围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前代,它有五个突出特点。
第一,围棋活动遍及大江南北。
第二,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根据棋艺的高低对棋手分级定品。邯郸淳作《艺经》说: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围棋棋具出现重大变化。所谓棋具的变化,主要指棋盘的变化。南北方的围棋盘均为横竖各17条线。十六国以后,北方围棋棋盘开始出现变化。在北魏前期,北方就已出现了横竖各19条线的围棋盘了
第四,围棋高手层出屡现。
第五,童龆弈棋,蔚成风气。
2。象戏/四维象戏为北周武帝宇文邕所造。北周王褒《象经序》说:一曰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是也。二曰地理,以法其形,地水木金土是也。三曰阴阳,以顺其本,阳数为先本于天,阴数为先本于地是也。四曰时令,以正其序,东方之色青,其余三色,例皆如之是也。五曰算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金木土是也。六曰律吕,以宣其气,在子取未,在午取丑是也。七曰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八曰忠孝,以惇其教,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九曰君臣,以事其礼,不可以贵凌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畏尊,隐而无犯是也。十曰文武,以成其务,武论七德,文表四教是也。十一曰礼仪,以制其则,居上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度可法是也。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
王褒此文,概括了象戏形制、玩法及其体现的原则。但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将它与后来的象棋联系起来
四维是象戏的前身。
3。猜谜东汉时谶纬盛行,社会上常常出现一些谶语,所谓谶语,就是用一种听起来莫明其妙的语言来隐含一个人或一件事的吉凶。《三国志》记载,董卓被吕布所杀前夕,社会上流传着一首谣谚: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犹不生。这个谣谚,是把 董卓 两字拆成 千里草 和 十日卜 ,即董卓将活不成的意思。
(三)自娱活动
自娱活动既不同于竞技,又不同于角智,它不是靠与对手的竞争来实现心理的满足,而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自己始终担任活动的主角,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娱乐的目的。
1。田猎 田猎是上层社会贵族们所喜爱的一项活动,与打猎相似。
2。游览山水 游览山水自古就被认为是一大趣事。
3。音乐欣赏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欣赏有两种形式,一是蓄养歌女,二是自操乐器。
4。啸 《说文解字》解释 啸 说: 啸,吹声也,从口,肃声。 郑玄《江有汜》笺说 啸 是 蹙口而出声.综合二者的解释, 啸 就是收缩口型靠吹而发出的声音,和今天的吹口哨差不多。
魏晋南北朝关于啸的记载,比以前的各个时期都多,其所表达的情绪,比以往的各个时期都丰富。
5。秋千 传说秋千之戏始于北方少数民族山戎,齐桓公北伐山戎,将此戏传入中国。秋千之戏在民间流行的情况,南朝梁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
他说,每年立春之日,人们为 施钩 之戏,又为打毬、秋千之戏。隋人杜公瞻对此加注说: 春节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 秋千'. 可见其形状及玩法和今日秋千无大区别。
(四)其他活动
1。斗草
双方以各种花草互相对比,看谁采的种类多,谁认识的种类多,谁就赢。
2。斗鸡 斗鸡之戏由来已久,三国至南北朝,斗鸡之戏延绵不断。精采激烈的斗鸡场面,引起诗人种种感受。有的从斗鸡中得到新的娱乐享受,有的视斗鸡如同博弈一样有趣的活动,有的因此联想起陈仓宝鸡的神话,有的联想起人间的战场。
3。斗鸭 斗鸭之戏,在西汉时已有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斗鸭之戏盛行于南方,北方关于斗鸭的记载则很少。
4。童戏 童戏即儿童所进行的游戏活动。魏晋南北朝时,见于记载的童戏有战阵之戏、骑竹马、斗族、跳绳、摊戏等。
战阵之戏即儿童模仿大人指挥布阵点将的游戏。
摊戏。为一种掷铜钱于地,依其正反面的排列组合而决定胜负的游戏。
【其他几个应该都认识了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