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璟:
【我刚入继大统时孟贤曾不止一次提醒我说,切忌“因情而动”,切莫“以己度人”。他所言自不止男女之情,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感情。我踹多了一阵子,悟到他话中的意思是要我更“心如止水”些,莫被他人之言行触动。我后来想明白了。可我常常做不到。】
【譬如今日。】
【姜氏的画上、口中俱是明珠,我听在耳中,心里便也以为她说的只是明珠。再多些,无非是以我手书在她画上传示众人,以示她协理六宫得力。我只是没想到,她的弦外之音似比我所想的要多。】
【若非这最后一句,我简直要以为她同我一样缅怀故人,同我一样,俱是怀恋叹惋……】
【“若明珠还在……”】
【这样的假设我曾作过无数次,却似乎从未和后宫纷争联系起来。但如今被她提及,又叫我不得不去如此思量。我取笔的右手蓦然顿住,指尖搭在笔身,却未将其提起;回头望向她时,我似欲从其面上觅得些许端倪,却终究不再多费心力。只望着她,轻轻反问】
会么?【面上浮了淡淡笑意】该发生的,总要发生。
【傅明珠无可取代。姜云疏便是与她再有相似,也终究不同。若明珠还在,便有人与我一道鉴金石、观书画,对诗品茶、同赏风月;若明珠还在,她便知我有多么不愿看那朝堂之上众人唇枪舌剑、喋喋不休;若明珠还在……】
【若明珠还在,彼时她便要面对这后宫纷争,如我要对着那朝堂之斗一般:看得清楚明白,却又无可奈何。我坐于高位,不与朝臣接连,尚可当自己置身事外;可我看后宫之中,便如姜云疏之聪慧缜密,亦难幸免,何况明珠……】
不同的不过是……受牵连的都会有谁罢了。
【轻笑一叹,我又将目光收回复归于画上:笔触细腻,其上之人依旧栩栩如生,我心中却已无方才幻觉,竟又生些许落寞颓然。索然之意涌上心头,我退离案前,又缓缓坐回椅上,温声开口】
题字之事,内容尚需细思。到时……【微顿】着人送与你吧。
【目光复望向那画】时候不早了。今儿朕也有些乏……【垂眼,眉间隐生戚戚之色】你就先回去吧。
【目光离了画,却也未回望姜氏。我既看不得明珠,也不知如何看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