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从未想过自己肩上的担子会这么重。
谢桐天鸿三十八年腊月初九出生于谢氏二房,那年的腊月极冷。
她从出生开始便没有见过父亲,从母亲和伯母的口中,谢桐知道父亲与伯父样貌相似。因此幼年时期她总会躲在谢家花园的假山后偷偷瞧过大伯,想象着父亲的眉眼。可她不解,为何大伯竟会发明出这样的刑法,难不成父亲也是那样的人吗?或许是世态亦许是性格罢了。而母亲自打谢桐有记忆之时起就记得那条眉角的疤,虽然外人碎语较多,可谢桐还是喜欢围在母亲身边。母亲身上的茶香清甜,只要靠在她身边便觉得心情舒快,因此从小就对茶道耳濡目染。母亲在她的眼里,正如那名字中的湄一样,伊人在水之湄,是极为动人的。
虽然母亲在谢桐幼年时曾隐瞒过父亲的性情和死因,但谢桐不是傻子,旁人在自己耳边搬弄的那些是非,也大抵能够明白。幼年的谢桐曾经被谢家洒扫婢女欺负,言语间尽是污染秽语,她躲在母亲怀里哭可母亲却只告诉谢桐理应坚强。打那之后,旁人几乎从未在谢桐眼里看到眼泪,因为她知道哭是世界上最无能的表现,日后若旁人辱她三分,她必定还以七分。
谢桐五岁时,母亲从外面带进来一个男孩子,跟谢桐说以后他就是自己的亲弟弟。虽然谢桐最开始并不喜欢这个外来的小家伙,但从小二房院子里就只有自己一个小孩子,如今有了这个弟弟,谢桐觉得生活有趣了许多。她虽然不擅长那些诗词歌赋,但她却很喜欢坐在庭廊里听这个弟弟念那些枯燥无味的诗句。
谢桐七岁时,还是没什么女孩子的样子,有的时候甚至会爬树给母亲和弟弟摘果子吃。有一次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好在那树并不高,只是腿弯那里划了一道血痕落下了肉眼难查的疤。虽然母亲为此打了她一顿,可谢桐还是觉得这是她坚强的标志,是她幼年的骄傲。
谢桐十岁时,已经开始渐渐开始懂人事,那巧手泡出来的茶汤颜色鲜亮,也开始喜欢调香为母亲安神之用,也常常给大伯母送去一些,她知道伯母对自己好,那便是和母亲与弟弟一样的好。谢氏日渐庞大,二房的力量也不尽而知,弟弟还年幼自是撑不住那大梁,因此这件事也就渐渐落到了谢桐的肩上。谢桐自那时起,便借着母亲母家的财力和伯母的帮衬与支持,熬夜苦读学习账目核算、家族宗法等持家之书。
谢桐十二岁时,刚开始管理二房户院,那天一婢女偷了母亲一对嵌着玉石的耳坠,虽百般求情说是自己母亲病重急需用钱,可谢桐还是按照家规给了她十个大板,后又偷偷遣了暮阳给那婢女家送去了些银两药材。如此一来,谢家尽知二房长女谢桐刚正不阿、章法分明却又懂得是事理,外人传言也渐渐少了起来。
谢桐十三岁,有家仆拿着父亲的事情做文章,谢桐生平最厌。得知此事后,谢桐只是让新来的婢女知暖遣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婢女给那人送去了一套被褥,假意称是谢家有人赞赏此行为特别赏赐的。那家仆第三晚便染上恶疾,不到一周便死了。外人传言有二,一是说那家仆惹了谢佶的鬼魂造了报应,二是说这是谢桐所为。不论如此,可终归无凭无据,外人只觉得谢家二房不好惹。可那个送被褥的婢女,不久之后也死在谢家柴房,只有谢桐知道,那是曾经幼时欺负过自己的人。
后收了知暖与其妹暮阳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女。
谢桐十五岁,那年的腊月又是极冷,一切不过刚刚开始。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