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入梦世说】
加入新人群【131900579】
查看: 9419|回复: 5

[查询对照] 【查询】_|溯世●书|_(架空背景风土志)

[复制链接]
茕茕白兔



茕茕白兔 发表于 2015-2-13 17: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私爱有晋一朝,那是个峨冠博带,长衫广袖,纵情高歌的年代。美男子多不说,便是情怀也是清淡的,泊远的,儒术不再独尊,文学、哲学、甚至玄学,空前发展,也惟有这样的朝代,才会出竹林七贤,谢安这般的人物。因此小谢之奇丽,顾昀之刚毅,王瓒之秀杰,也相当地自然。
慕魏晋之风度,念旧时之古意,故而大胆架空了如此一个仿西晋时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西 晋 背 景 】
建国:

前梁明德三十八年末,上骤崩。幼主登位,未能亲理政事,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摄事,惑乱朝纲,太后内弟何浚,卖官赊爵,私交北狄。士大夫悉恐朝政生变,遂矫诏引萧留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建德六年四月,百官请奏还政。太后佯还政,然大朝时废,天下唯知权臣何浚,不知有上。适时,西北不稳,北狄犯境,朝堂惶惶,乃有逃将逸吏。四月末,北狄攻陷凉州、幽州,群臣骇然失色,举国惧怖,浚深惧之,主张和谈。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化以勤王之名并至于京都,因谋作乱。

朝局混乱,留执贤用计斩杀赵王,收五王兵符,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用安其心。适时提出清君侧,寝何浚五马分尸之罪,太后自缢于伏章宫。自此,百官总己而听焉。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

    八年,慜帝下诏封王,允其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

    十年,带兵平乱西南百夷之族,归后未还兵权,发政变,密杀慜帝,奉皇帝玺绂,登基为帝。建朝,晋,年号明启。
   
    高祖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设坛于南郊,遣使柴燎告天。是日,告庙,大赦,改元。

    晋高祖宴百僚,班赐各有差。重用士族子弟,在北以崔、傅两家势力为盛,谢氏次之。南方藉由当地谢氏为引,使得南方诸州次第归附。其他士族亦是豪强一方。

    明德二年,定朝纲,三书更张;抚河内,兴修水利;设女学,举荐恩科。采取“镇之以静,群情自安”政策稳定政权。


宣宗:

    惜清明之政只得见数年,高祖辛劳成疾,病逝。传位唯一子嗣,萧策。萧策登基,改年号天鸿。立敬兰璧为后。
   
    宣宗行养息之策,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为平四甲,数次征战北狄,在外重用崔子辛等将领,在内重用敬亭山、谢如渊等新晋士族。而国库时有空虚。商贾卫氏捐献一半家产,只为送女卫绾绾入宫,为卫氏从仕铺平道路。

    帝南巡遇民女舒氏,封其为妃。见其年华较好而己垂暮,信方士言,断谷饵药以求长生。侍中高崧谏曰:“此非成乘所宜为;陛下兹事,实日月之食。”不听。辛未,帝以药发,不能亲万机。宦官杨全代传国政。然政事不治,天下怨之。

    天鸿二十五年,谢如渊密折崔子辛等人通敌叛国,而后宫亦传出后施巫蛊祸害舒氏大子。帝怒,废后,诛韩氏九族,昭容韩素自焚身亡。赐死崔子辛,迁崔氏寒溪,旁系崔鸿道成崔氏本家。宣宗常悔之此事,然于事无济。

    天鸿三十年,宣宗忘逝,口述传位舒氏子承怿。舒氏恐之,闭口不谈。
  
    宣宗次子承怀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晋宣宗倏然逝世,长子萧承禹让贤,在无遗诏之下承天序登基。在位时日昃忧勤,劬劳夙夜,遵先帝下问之义,使讲诵之业屡闻于听。福兴二年秋猎,遇刺。

    谢如渊力排众议。拥萧承怿登基,独断乾坤趁机控吏事,通贿赂,豫言论,权倾朝廷,亲贵多出其门。凡有非议者,无有不万般勾连,使陷牢淖者也,或黔字,或流刑,或大施笞挞,使律治虚设,人皆道路以目,唯唯畏畏,积怒于心;时宵小蔽日,易子而食屡不能止,灾民流窜。时有歌谣唱:
                天下浩浩大无边,无有寸地安乏。
                问吾何至苦若此?皆因司晨官家。
                金银皆收百姓贫,青黄不接有甚办法?
                不若早日登极乐,兴许投身富贵人家。

     富贵人家,甲族高门,大兴谱牒之学,高官厚禄,垄断政权,封锢山泽,文墨清谈,故此亦不乏浮华交游,广结朋党,沽名钓誉之辈。

繁华的士族生活背后,朝廷中势力交错,门阀争斗势同水火,北方战事亦迫在眉睫....这样的混乱朝代里,了解这个时代的风气才能成为一群真正的光风霁月的贵族。秦淮河畔,乌衣巷口,华贵的宅邸里,出将入相,钟鸣鼎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北魏背景】

北戎夷落自梁群起,以柔然为首,散居川谷,平时虽各有鞍甲,并无魁首统摄。待至柔然部郁久闾善倚泽山为首府,建国,礼交前梁高祖,迁都太和城,改称盛京。柔然政权历传十三王,延二百余年,至郁久闾木昭,隐然北狄众首。郁久闾木昭以战争和「和亲」之政,威逼大蒙,兼并白蛮,扩疆土至俱伦泊,氐族阿史那氏、敕勒部斛律氏、乌桓部乌洛兰氏唯其马首是瞻,助长赫赫狼子之心。

建德六年,前梁慜幼帝开步亲政,施政令,欲通凉州至喀嘞要塞,引沿途诸部反抗。后梁出兵镇压,并令柔然协同。柔然却趁机收并诸部,双方起间隙。郁久闾木骨悭一怒之下集北狄众路军马,起兵直逼建康,幼帝、太后自缢伏章宫,衣冠南渡,梁朝举国惧怖。然宣王秦赫适时勤王,两强相遇只能两败。柔然因后方供给不足无奈撤兵。而梁军力疲乏,亦无能兵临北狄。

宣王力排众议,仍举兵北伐,于丝路要塞,军事要冲之地设十二“军镇”,以御北狄。军镇位同州府,长官为“镇将”,负责镇内军事和民政。军镇以驻军极其家属,所辖下镇民区别于平民,实行军事化管理。尔后屯田至“嘉错湖",驱敕勒为主的北狄部落,兼并泽山以南的大片疆域,划分行政区。

待晋控中原,边塞军镇已并吞之势严重。穆如氏元泽率六军镇,控弦元朔,扼都兰之要冲;驱马泽山。于是北狄尽伏,诸族慑从,逆者攻以兵,顺者役其众。以穆如元泽为魏祖,传祚继国,恢万里之基,创累世之业。

穆如氏南接幽岭(幽州),北控大漠,掌万余里,地广兵众,遂分左右厢立五司部:曰赤陆神武军,穆如、上成御之。曰集蓬朔风军,无终、完泽、纯狐分领。曰剑川崮山军,云川氏镇守。曰都兰卓罗军,千叶统兵。曰镇燕白袍军,北辰将率。诸军并设都统军,以贵戚豪右领其职,余下禁官数十,不分汉夷悉任之。

资料大部分来自《晋书》稍作修改。
茕茕白兔



】  楼主| 茕茕白兔 发表于 2015-2-13 17: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律历制*纪年、节令、生辰计算
-、纪年之法:
现实15天,论坛为一季。即2个月为一年。

【前提】理想化时间:一年十二月,每月30天,
                  春季1-3 夏季4-6 秋季7-9 冬季10-12
                  现实1天=论坛纪年6天   
                  现实15天=论坛纪年90天=3个月=1季节

季节: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春)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夏)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秋)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冬)

注:演绎开场时可仅写时辰,更可有可无
时辰对应时间
zi晚上11时正~晚上1时正
chou凌晨1时正~凌晨3时正
yin凌晨3时正~早上5时正
mao早上5时正~早上7时正
chen早上7时正~上午9时正
si上午9时正~上午11时正
wu上午11时正~下午1时正
wei下午1时正~下午3时正
shen下午3时正~下午5时正
you下午5时正~晚上7时正
xu晚上7时正~晚上9时正
hai晚上9时正~晚上11时正

更:
    古代的更是按时间算的
一更晚上7点至晚上9点
二更晚上9点至晚上11点
三更晚上11点至凌晨1点
四更凌晨1点至凌晨3点
五更凌晨3点至凌晨5点

-、节日:可辅助演绎。
节日时间介绍
岁除/元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岁除:宫中设朝会于辉煌阁,宫妃百官齐聚共享盛世。民间家家倾壶欢饮,喜迎新春。元日:朝廷举行朝会,百官参拜,外邦来供。
百姓闻鸡鸣即起身,爆竹,燃草,然后无论长幼,穿戴整齐,以次拜贺。饮椒柏酒和桃汤及屠苏酒。饮酒的次序都不同往日,是先幼后长。用意为去病健身。食胶牙饧、五辛盘、鸡子(鸡蛋)。佩带却鬼丸。用蜡将雄黄和成药丸,佩在身上,男置左,女置右。闭门杜鬼。将蒲苇绳悬挂在门上,或将神荼、郁垒的画像贴在左右两扇门上。
上元正月十五第一种活动是祠门祭户。荆楚一带的人们就把杨树枝插在左右门上,然后用酒、肉、豆粥等物祭祀之。
第二种活动为祭蚕神。第三种活动为迎紫姑。第四种活动是打簇、相偷戏。这项活动流行于北方。第五种活动是做宜男蝉
花朝二月十五各府进贡各类奇花异草,民间少男少女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
上巳三月初三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滌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临水施帐幔,车服粲烂,走马步射,饮宴终日
清明/寒食四月初五祭奠自己已经往生的亲人,上坟祭拜。此时正值春好,旧俗有踏青、放风筝
端午五月初五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民俗有飞舟竞渡、食粽子、避瘟禳毒
七夕七月初七古时众多待嫁女子在今日与情郎相会,祈求姻缘美满。
盂兰节/中元节七月十五俗称鬼节,这日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
中秋八月十五八月十五,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月神。
重阳九月初九每年九月九日,在皇宫中要举行重九会宴。万民都要登高、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社日十二月廿一又称“贺冬节”、“亚岁”等。社日所祭之神,一为社,二为稷。极为隆重。京中有烟花盛会,与天共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生辰计算【右侧年龄是靖元十年的。以此类推】
靖元帝【萧承怿】 靖元十年 1岁
靖元九年 2岁
靖元八年 3岁
靖元七年 4岁
靖元六年 5岁
靖元五年 6岁
靖元四年 7岁
靖元三年 8岁
靖元二年 9岁
靖元元年 10岁
晋安帝【萧承怀】 福兴二年 11岁
福兴元年 12岁
晋宣宗【萧策】 天鸿四十年 13岁
天鸿三十九年 14岁
天鸿三十八年 15岁
天鸿三十七年 16岁
天鸿三十六年 17岁
天鸿三十五年 18岁
天鸿三十四年 19岁
天鸿三十三年 20岁
天鸿三十二年 21岁
天鸿三十一年 22岁
天鸿三十年 23岁
天鸿二十九年 24岁
天鸿二十八年 25岁
天鸿二十七年 26岁
天鸿二十六年 27岁
天鸿二十五年 28岁




围观群众(0) 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茕茕白兔



】  楼主| 茕茕白兔 发表于 2015-2-13 18: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三.职官制/士族门第介绍

职官目录:=西晋=角色品秩 【点击查询】



【士族◆荥阳-谢氏】
【 士 族 简 介 】
百年士族,家业殷实,门风严谨。

谢氏在齐朝即有显官,至后梁“历任数百年,冠裳不绝”。齐朝的袁氏、杨氏虽煊赫一时,至大梁建立后凋零殆尽,没落的大姓豪族更是不可胜计。然谢氏一直比较稳定,从齐史门阀篇中可以看到谢氏已是“郁为盛门 ”。谢潜、谢徽、谢辑兄弟被称为谢氏的三祖,谢氏独特的三眷分法自此而始
梁史记:谢为显姓,入梁犹盛,支分族离,各为大家,合乎情理。

谢氏子弟能文能武,几世皆为朝中重臣,从大梁看来共有十三位谢姓相国,位居诸士族之首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女子亦是教养甚严,多作嫔妃。谢家门庭中,文人骚客往来不绝。

谢氏一族常同洛阳薛氏来往密切。自前朝兴起,几经兴亡,族中子弟遍布各地,今有荥阳谢氏入仕,长广谢氏尚武,其中以荥阳谢氏最为显达,多是长房一脉。

【 支 系 】长广谢氏
长广乃为谢氏老宅所在。荥阳乃其分支出去,渐渐壮大后世人不晓长广谢氏乃为本家。诸代谢氏子孙多死国事,子嗣稀薄,历代帝主安抚收其心,收谢氏为嫔妃,已成惯例。

【 表 系 】薛
介绍见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士族◆宛县-崔氏】
【 士 族 简 介 】

世代簪缨之族,原籍晋阳,齐朝灭亡后,南迁江南,举族居住在武陵郡武进县。历经三个王朝的兴衰。六十年前武陵郡洪灾,再次搬迁至宛县。

前梁时期崔氏还是寒门,在梁朝出身寒微却因军功而显达的人有很多,但能列于士族的并不多,至于成为甲族的崔氏算是唯一,因此多受寒士崇敬。到了西晋时期逐渐成为豪门,所以说它是后起的新门。

崔氏中,最显赫的当属崔鸿道一支。其父崔明光被赠授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兰陵县侯。崔鸿道继承爵位,被委任中书令等职。福兴年间,崔氏又强化了与萧氏宗室的姻亲关系,且崔明光之女崔鸿燕嫁给河间王萧承禹,生下萧诚涑。

福兴元年,萧承禹弃皇位。崔氏一时落空,加之崔氏族人多是将军,因军功显要才纳入士族之列,势力远不及谢氏。

【 支 系 】蜀郡崔氏

【 表 系 】宣城-颜
颜清荷。端庄贤淑,嫁崔鸿道,有诰命之称。颜家亦是一书香门第,势力虽不及崔氏家却也在当地有着一定威望。家族中人端本孝弟,无悖偷蔑礼之行为。崔家多为扶持。

【表 系 】九德-慕容
九德慕容氏是从蜀地内迁的一支豪强家族。由于长期紊乱的政治局势,再加上雄厚的地方实力,慕容氏一直采取“凭河自固”的政策对抗政权,具有很强的分裂性和割据性,遭其他士族排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士族◆乐陵傅氏】

【 士  族  简  介 】

三槐世第,治学起家,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家训有曰: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故而不屑行商贾,工本,以读书为尚。士族中人皆善辞赋,均有文集传世。故世间有传语:顾世有美才,兼以沈沦典籍,为儒家文林
傅氏自齐朝青州刺史傅仁算起,可以分为两大系:一是乐陵傅氏一系,二是汉嘉傅氏一系。
乐陵傅氏在前梁属鼎盛时期,不仅拥有傅韬那样的大司马,而且傅氏子弟也多为朝中要员,从而使傅氏家族在政治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傅准审时度势,追随宣帝,鞍前马后,官拜一品大司徒。傅氏成为”中原冠带”之一。势力发展很快。

而汉嘉傅氏虽也是门第显赫,世代为官,但由于当时复杂的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使其族免不了屡遭打击,几经沉浮,甚至沦落衰败。后残余势力投靠依附乐陵傅氏,不复存在。
靖元六年,幼帝无权朝政。傅斐之得罪谢如渊,出为豫州太守。

【 支 系 】汉嘉傅氏——湮没


【表 系 】宣城-白
梁代《书评小记》中有言:“白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可见当时江南人们对白氏家族门风的推崇。《南史》亦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弘微立履所蹈,人伦播美,其世济不陨,盖有凭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门◈洛阳-薛氏】
夫薛家者,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其居高门而鼎贵,乃钟鸣鼎食之家

薛氏,立族久矣,大家。世代精商贾之道,名声财势不可方物,振商通朝。薛氏旁系甚广,脉络各触,以洛阳为嫡脉。各家之内斗阴虞。然,以薛氏历经几朝有余,得而根深叶茂,起而不覆,发之也久。

薛氏祖训,以商本政末诫之。薛氏长房素谨遵先祖遗训,恪守其道。故时愈久而势弥坚,虽历朝廷商策之数变,薛氏俱以其商贾精道而自保,自此势强道广,人脉广布,商路亨通,世多难望其项背,未有能及之者。是商场纷争不断,沟深水浑,亦有言曰:“行商如行舟,覆舟之理如负弈之机,一步错,慢盘输。”故而行商如博弈,有合有争。

【高门◈敦煌-高氏】
高氏原为萧氏家臣,后随武帝征战四方,有重功于国。
高公威功赫赫,于京养老,北狄入侵时,叛军挟高公,高愤而自绝性命。事定,今上抚尸而恸,荫封其长子协为将。国主有私于其,常有扶助。族中此辈无人不知主上之善意。
围观群众(0) 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茕茕白兔



】  楼主| 茕茕白兔 发表于 2015-2-13 18: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四.地理志*地域分析

【司州:郢都(皇城)】荥阳郡【谢/嫡】长乐郡广平郡
关中兖州城陈留国【淮阳王】定陶郡
豫州城
洛阳郡【薛氏】颍川郡
冀州城乐陵国【傅/嫡】博陵郡
荆州城武陵郡宛县【崔氏/嫡】
江南青州城齐国【河间王】长广郡【谢/支】
扬州城宣城会稽郡
徐州城琅邪国临淮郡
沃野益州城蜀郡【崔氏/支】汉嘉郡
宁州城云南郡永昌郡
交州城交趾郡九德郡【慕容】
边境凉州城敦煌郡【高】西平郡
并州城雁门郡西河国
幽州城北平郡马关县
南蛮(襄国)大理城-百越族
文湘(青羌族)瑶寨(白瑶族)珍珠城
苗夷(东夷族)凤凰城朱崖(海岛)
北狄(部落聚居)【盛京】(柔然-郁久闾氏
元朔(氐族-阿史那氏)桑漠(荒漠)喀嘞(敕勒部-斛律氏)
都兰(乌桓部-乌洛兰氏)剑川泽山

十三州地域分析

司州晋国都,地处中原腹地,繁华锦盛,京州人政尚忠朴,犹有先王之遗风
郢都位于司州中心,晋高祖定都此处后新建,为西晋的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
皇城郊风景旷丽,环有护城之河。四面塔刹楼阁,皇陵碑林矗起,建有避暑山庄
关中【州治-洛阳】晋朝腹地。乃历代数朝旧都,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岁月的磨砺下愈发地熠熠生辉
兖州府古朝盛都,礼仪之邦,三川汇聚,是前朝的重要关隘和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
豫州府因黄河改道并受山泉流汇注,由原来的浊流变成清流而得名,沃壤平原开广辽阔,农事盛行
冀州府四观环山,东临易水,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
荆州府川原秀丽,卉物滋阜,交通要枢,商贾来往不绝,掌握西晋的经济命脉
江南【州治-临川】北接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势低平河道纵横,境内多山陵,富庶繁华且宁,谷粮富庶
青州府山水如画,钟灵毓秀,河汊纵横交错,湖荡星罗棋布,向有“水乡泽国”之称。花木、清茶最盛,三月花节,烟雨蒙蒙。
徐州府江南水乡,山拥千嶂,江环九派,苍凉廓落,古朴清幽。以纺织及绣工闻名,素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美称
扬州府得山之优而特,承水之富而奇,素以水色佳美著称。酿造与工雕技艺最为杰出,拥有西晋最具规模的船厂。
沃野【州治-襄平】以闽江平原为中心的的富庶之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称天府之国
宁州府由于地势较高不受泛滥之害获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又称济州府。此地兴盛牛羊放牧,毛皮色泽光亮,肉质鲜美。
益州府此地民风和厚,无狙犷气。有着十分悠久的农耕文化作为传统、商贾来往不断,亦是药草产地
交州府南方水运交通的枢纽,物产丰富,株山茶醇、杨岑桔熟,城墙外遍种芙蓉树,到花开时节,满城被芙蓉花所包围,又称芙蓉城
冀北【州治-上邽】瀚海沙漠群的北部,如斯辽远,古西戎民族群居之地,男女皆高壮俊美
并州府边地之城,北有朔氏虎视眈眈,乃千古军事要地。矿产、林木资源丰富。
凉州府是丝绸之路的重镇,素有“银武威”之称,自古以来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 的富饶之地。饮食、漆器乃是一绝
幽州府幽州地处九河下梢,乃畿辅重地,为历代兵家必争。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幽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是犯军发配之地

围观群众(0) 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茕茕白兔



】  楼主| 茕茕白兔 发表于 2015-2-13 18: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五.食货志/*积分介绍
*物价

*【论 坛 积 分 用 途 解 析】
铜钱:因铜钱过细绳能成串,便于携带。因而成为生活中主要的交易货币,一旦缺少就无法发帖。
获得途径:
       1.新人可以通过日常任务,每日签到基本收入50枚铜钱
       2.后期须要会员自己摸索赚钱的途径。
消耗途径:
       1.可用来购买头签、定制场景预览图、购买附件等其他用途
       2.演绎版块发帖需扣除1铜钱。发主题帖需扣除15铜钱
积分兑换
      1000铜钱=1纹银
紫微录:紫微乃中天星之尊,主造化枢机,以人命为之立定数安星躔,颇为神奇
获得途径:
        1.正剧参与评戏,可获得不等的紫微录
        2.参与主线剧情,可报备一出可获得3册紫微录
        3.两出戏笺可兑换一紫微录【戏笺积分不扣除】
消耗途径:        
        1.一册紫微录可获得一次历练机会,可查看论坛隐藏剧情
        2.凡是抽签环节,皆需扣除1紫微录
        3.【玄幻演绎】中回复一贴扣除1紫微录
积分兑换:
       此积分不能兑换
纹银:在古时纹银为最高消费,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十两,足够平常人家过一年。
获得途径:
        1.完成论坛任务、积分交易,论坛推广及加精等皆可获得。
        2.用户组升级,可领取相应礼包
        3.后期需要会员自己摸索赚钱之道。【推荐多多关注论坛活动】
消耗途径:
        1.申请建立府邸、场景等,依具体主题帖而定。
积分兑换:
       1000铜钱=1纹银   5玉卦=1纹银   
玉卦:调和八风以画八卦,天下自平。其以白玉雕琢,自是精贵(相当于声望)
获得途径:      
       1.报备一出戏笺获得3玉卦
       2.各项活动可获取一定玉卦
消耗途径:   
       1.回复青律阁帖子消耗10玉卦
积分兑换:
       5玉卦=1纹银
戏笺:为演绎次数,作为演绎场次的记录,可以通过该积分了解到会员演绎场次的数量,有了演绎场次的存在,
会员演绎活跃可是一目了解,在选择自己搭档时更加的方便参考。故,不支持消耗,交易
青律:于时序化律管,运启朱明,以示百民之脉象(等于生命值)
获得途径(注册初始积分+70):
        1.购买药品并且使用后加相应的青律
        2.春季,管理组在“青律阁”发布[青律策]靖元XX年贴,总计上年大家的健康值,随意可回复,有70%的几率获取+15青律(回复一次-10玉卦)
消耗途径:
        1.每年扣除会员10点青律,当青律≤0时,宣布角色死亡(可花费300纹银起死回生)
        2.根据冬末抽签的结果扣除相应的青律
        3.生产扣除青律【抽取孕签必须在青律》40的情况下抽取】
积分兑换:
        不参与积分兑换
符牒:符,信也,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牒,札也,言万物剖符而出也。上载众人生平所历(暗示人的地位)
获得途径:
        1.相关正剧进行点评后可获得一定符牒积分
消耗途径:
        1.用于演绎升级
        2.用于购买技艺勋章
积分兑换:
         不参与积分兑换
庚齿:该积分仅为记录所有,无法评价价值性。该积分不可交易。
        由管理员后台统一增加,首次新人报道后根据所填写的年纪增加。
        该积分无法兑换,暂无消耗
围观群众(0) 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茕茕白兔



】  楼主| 茕茕白兔 发表于 2015-2-13 18: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卷六.刑法志/外交志

刑法志:
【查询】_|晋律●志|_(论坛各项制度介绍)

【论坛所有制度查询,若有违规,依上述制度惩处】






外交志:
南襄概况:
东与宁州毗邻,宁州称南襄人为武陵蛮。然其内各有分支族群。

    襄国,居于大陆南疆,统有南越地区,物产丰饶,并占河东地域,包含近海数座岛屿,海战能力不容小觑。由百越后裔贺氏一族统治,称国首为君。

    初始,南疆分青羌,白瑶,东夷,百越五氏,各由淳于氏,黎氏,乌兰氏,贺氏以世族统治方式各占一方领土。近百年来百越逐渐吞噬其他氏族力量,掌握南疆。青羌、白瑶皆服于其统治。有不满者,瑶族树黎氏叛离,进入后梁隐姓埋名,发展成唐家。最后灭于西晋宣宗之手。东夷势力不亚于百越,二方相争。

    立国生存并非容易之事,三方势力看似平静,私下之间仍不时有利益冲突,尤是百越,以商立国,财源充足,然与西晋比之领土太小,与北狄较之兵力太弱,处境最为艰难。国主贺玦不甘于现状,欲操整军队,以平息边陲小乱,故而百越虽年年朝贡至西晋,实则于朝野外招兵买马,训练兵马。

     百越四面环山,山上各番部落无为寻生,不与朝廷有所争葛,然部落中却各有能人志士,且东夷一族,擅施蛊卜卦之术,却行踪未定。然贺玦却意外与一东夷女子相爱,并为其隐瞒身份,那女子因爱背叛氏族,将族内卜卦布阵施蛊之术秘密交付、百越一举统一南疆。东夷皇族落逃朱崖。东夷女子知晓自.焚而亡,贺玦不知何故暴毙。

    后贺玦之弟贺璟上位,大肆仿效后梁,建立朝官制度,学习汉文化等大兴变法之举。且改国号为“定和”,取安定祥和之意,并改国名取字“襄”,取功成之意。

    至西晋时期,脱离蛮夷之状。国力最为鼎盛时期


北狄概况:
北戎夷落自梁群起,以柔然为首,散居川谷,平时虽各有鞍甲,并无魁首统摄。待至柔然部郁久闾善倚泽山为首府,建国,礼交前梁高祖,迁都太和城,改称盛京。柔然政权历传十三王,延二百余年,至郁久闾木昭,隐然北狄众首。郁久闾木昭以战争和「和亲」之政,威逼大蒙,兼并白蛮,扩疆土至俱伦泊,氐族阿史那氏、敕勒部斛律氏、乌桓部乌洛兰氏唯其马首是瞻,助长赫赫狼子之心。

建德六年,前梁慜幼帝开步亲政,施政令,欲通凉州至喀嘞要塞,引沿途诸部反抗。后梁出兵镇压,并令柔然协同。柔然却趁机收并诸部,双方起间隙。郁久闾木骨悭一怒之下集北狄众路军马,起兵直逼建康,幼帝、太后自缢伏章宫,衣冠南渡,梁朝举国惧怖。然宣王秦赫适时勤王,两强相遇只能两败。柔然因后方供给不足无奈撤兵。而梁军力疲乏,亦无能兵临北狄。

宣王力排众议,仍举兵北伐,于丝路要塞,军事要冲之地设十二“军镇”,以御北狄。军镇位同州府,长官为“镇将”,负责镇内军事和民政。军镇以驻军极其家属,所辖下镇民区别于平民,实行军事化管理。尔后屯田至“嘉错湖",驱敕勒为主的北狄部落,兼并泽山以南的大片疆域,划分行政区。

待晋控中原,边塞军镇已并吞之势严重。穆如氏元泽率六军镇,控弦元朔,扼都兰之要冲;驱马泽山。于是北狄尽伏,诸族慑从,逆者攻以兵,顺者役其众。以穆如元泽为魏祖,传祚继国,恢万里之基,创累世之业。

穆如氏南接幽岭(幽州),北控大漠,掌万余里,地广兵众,遂分左右厢立五司部:曰赤陆神武军,穆如、上成御之。曰集蓬朔风军,无终、完泽、纯狐分领。曰剑川崮山军,云川氏镇守。曰都兰卓罗军,千叶统兵。曰镇燕白袍军,北辰将率。诸军并设都统军,以贵戚豪右领其职,余下禁官数十,不分汉夷悉任之。





围观群众(0) 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入梦世说】

本版积分规则